最近與友人聊天,
年近30的適婚單身女子談感情,
已與17、18歲或20初頭的少女不相同了。
少女可能只因單一特質而談戀愛,
例如對方有才華、對方打球的樣子很帥、對方很純真可愛...等等,而愛上他,
然後展開一段甜美單純的感情。
可是,適婚女子若遇到男人時,心裡都會有個Checklist ,
對方有沒有責任感?有,打勾
對方的家人好不好相處?好,打勾
對方有沒有經濟基礎?有,打勾
對方是不是溫柔體貼?沒有,打叉
對方是不是小氣只顧自己?是,打叉
..........
諸如此類...像是在購物般,也像分析師在分析股票,
Too risky? Neutral? Positive?
然後單身男女的市場,就如同經濟學的供需模型,
若要達到完美均衡點,一定有個前提,叫做: 「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原來,30歲的女人,不能只單單談戀愛。
原來,30歲的女人,順序不一樣了,不是由戀愛而走到結婚,而是為結婚而去談戀愛。
所以,我們變得謹慎、變得膽怯,
遇到心儀對象,不能再一頭烖進去,
我們拿出Checklist,一一檢視,仔細評估,請教家人與眾姊妹的意見,
人人都成為分析師,都是風險管理師,
甚至最後用加權總分看這個人是Out or stay,
於是得到一個「對大家都好的結果」,而不一定是「當事人想要的結果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於是,當朋友們都結婚去了,
約近30歲的我,是不是也該準備一張checklist,開始認真尋覓結婚對象?
然而,不禁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要結婚?」
結婚本應該兩人對彼此的愛情有了共識,想要和最愛的人共度一生,不是嗎?
可是,怎麼大家都倒過來了?
- Sep 22 Thu 2011 17:18
Is marriage a cause or a result of love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